摩诃:这是梵文,我国名为大智慧。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,所以仍用原文,并且尊重这几个字,所以不译。这个般若,全是说心的妙用。上自佛,下至众生,无不由此而成佛道,了生死,度苦厄。论其性体,是不生不灭的金刚;论其相貌,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;论其妙用,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。这个般若,是人人有分的,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;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,众生是有而不开,被无明所蒙住了
(1).亦作“ 摩呵 ”。梵语译音。有大、多、胜三义。《翻译名义集·法宝众名》:“摩訶,此含三义,谓大、多、胜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七八回:“释门慈悯古来多,正善成功説摩訶。” 康有为 《进呈<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>序》:“臣闻一姓之霸有天下者,刻籀其鐘鼎,摩呵其灵庙,徘徊其册府,皆有神謨运算,深计长虑,以为子孙万世之业。”
(2).池名。 宋 陆游 《摩诃池》诗:“ 摩訶 古池苑,一过一消魂。”参见“ 摩訶池 ”。
大、廣大。為梵語mahā的音譯。
载请注明:转载自字词网 [https://www.zici5.com/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