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雅·蓼莪》,读音为xiǎo yǎ lù é,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的一首诗。全诗六章,首尾四章每章四句,中间二章每章八句。 《小雅·蓼莪》首二章以“莪非蒿蔚”起兴,引出对父母“生我劬劳”的哀悯之情。中二章具体回顾父母生养我的艰辛和无微不至的关怀,“生”“鞠”“拊”“畜”“长”“育”“顾”“复”“腹”九个动词和九个“我”字,字字含情,如泣如诉,回环往复,正如姚际恒《诗经通论》所评“勾人眼泪全在此无数‘我’字”。末二章以“南山”和“飘风”起兴,通过“民”和“我”的对比,抒发不能终养父母的痛心和遗憾。 诗中平铺直叙的描写父母的养育之恩,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,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,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、气氛和情绪。
《诗·小雅》篇名。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。后因以“蓼莪”指对亡亲的悼念。《后汉书·清河孝王刘庆传》:“﹝诸王﹞常有《蓼莪》、《凯风》之哀。” 宋 苏轼 《谢生日诗启》:“《蓼莪》之感,迨衰老而不忘。” 明 夏完淳 《寒日扫墓》诗:“ 王褒 私教授,长起《蓼莪》哀。”
詩經小雅的篇名。共六章。根據詩序:「蓼莪,刺幽王也。」首章二句為:「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」蓼,長大茁壯的樣子。莪,莪蒿,一種生於水田的草。
载请注明:转载自字词网 [https://www.zici5.com/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