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规戒律
学习:247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1 16:21:34
清规戒律,汉语成语,出自《楞严经》卷六:“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”《释门正统》卷四:“元和九年(814年),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,谓之清规。”原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;现代用以比喻繁琐、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、惯例,也泛指规章制度。
清规戒律的拼音
拼音:qīng guī jiè lǜ 繁体字:清規戒律
词典解释
-
清规戒律
- 本义是佛教、道教寺院中僧尼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,现在则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不必要的规定与限制,有贬义 convention
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。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。
清规戒律出处
《释门正统》:“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,谓之清规。”
使用例句
老先生
清规戒律很多,学生们都很怕他。
清规戒律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清規戒律
-
本指禪宗僧尼或道士應遵循的戒律。後泛指規範制度。
近义词: 金科玉律
反义词: 陳規陋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