荡然无存
学习:246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2 14:32:44
荡然无存,汉语成语,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,不复存在。例句有“洪水过后,村子里的庄稼荡然无存了”。 该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无遗矣。”用作谓语。 相关句子有南朝时期梁国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延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尽,湘囊綖帙,荡然无存。”反义词有原封不动、依然故我、完好无损等。近义词有无影无踪、烟消云散、化为乌有。
荡然无存的拼音
拼音:dàng rán wú cún 繁体字:蕩然無存
词典解释
-
荡然无存
- 形容原有的东西尽数失去 obliterate;with nothing left;be dissipated
荡然:完全空无。形容东西完全失去,一点没有留下。
荡然无存出处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梁武帝集坟籍令》:“近灾起柏梁,遂延渠阁,青编素简,一同煨尽,湘囊綖帙,
荡然无存。”
使用例句
使民国政制,
荡然无存,澔澔新邦,悬为虚器。
荡然无存是成语。
国语词典
蕩然無存
-
原有的事物完全毀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