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词网】-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。
字典
  • 字典
  • 词典
  • 成语
  • 康熙字典
  • 说文解字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汉语词典 > 第二次世界大战

第二次世界大战

学习:231 次 更新时间:2023-10-11 12:41:54

第二次世界大战(英文名:World War II,又称二战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,1939年9月1日-1945年9月2日)是以德、日、意三个轴心国和匈牙利、罗马尼亚、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一方,以反法西斯同盟为另一方进行的全球规模的战争,是人类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。二战时期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、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。 1929年,世界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德意日国内矛盾。1931年,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,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。1937年7月7日,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。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动进攻。随后英、法对德宣战,世界大战全面爆发。苏联建立“东方战线”,英法进行“静坐战”。德国进攻法国后,英法联军被迫敦刻尔克大撤退。法国沦陷后,戴高乐继续开展对德斗争。德国按照“海狮计划”进攻英国,展开不列颠之战。德国按照巴巴罗萨计划,发动侵苏战争。日本偷袭珍珠港后,美对日宣战。1942年,反法西斯国家通过《联合国家宣言》等加强团结。1943年,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战败,成为重要转折点;9月8日,意大利投降。1945年5月8日,德国投降。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。战争最后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战胜法西斯告终。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。其影响广泛地涉及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外交、文化和科技各个层面。二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,带动了航空技术、原子能、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拼音

拼音: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

词典解释

  1. 第二次世界大战 (Dì-èr Cì Shìjiè Dàzhàn)
    1. 1939年至1945年在fa*西*斯轴心国德国、意大利、日本与反fa*西*斯同盟国中国、美国、苏联、英国等国家间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the Second World War;World War Ⅱof 1939-1945

国语词典

第二次世界大戰 (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)
  1. 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攻擊波蘭,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之世界大戰。由中、美、英、法、蘇等國,抵抗德、義、日等軸心國的侵略;戰場包括歐、亞、非、澳四大洲;方式為陸海空之立體戰。主要過程:一、自開戰至一九四○年為德國席捲歐洲期。二、一九四一年德軍向蘇聯進軍,同年十二月八日,太平洋戰爭爆發,與歐洲戰場合成世界性之全面戰爭。三、一九四三年義大利首宣告投降。四、一九四五年德國不支東西戰線的攻擊而潰敗,於五月七日簽降。五、日軍因硫磺島之役失利,美國於長崎、廣島投下原子彈及蘇俄的宣戰而於同年八月十日宣告戰敗投降,至九月二日正式簽字。前後歷時七年,人口及物質的損失較之第一世次世界大戰更為慘重。

载请注明:转载自字词网 [https://www.zici5.com/]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ici5.com/cd/sCmKffkC.html

上一篇:互跪
下一篇:扳蔓
按字母查找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