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辞源》是一部语文性辞典。始编于1908年(清光绪三十四年)。一九一五年以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。1931年出版《辞源》续编。1939年出版《辞源》正续篇合订本。建国后经修订,至1983年出版了修订本。收录内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、一般词语、常用词语、成语、典故,兼收各种术语、人名、地名、书名、文物、典章制度。单字 12890 个(1979 年版),复词 84134 条(1979 年版)。全书依十二集(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)和 214 部首为次序排列,同部首的按笔画多少为序。
(1).谓文辞或言辞如水之流,源源而来。《景德传灯录·宗密禅师》:“向者诸师述作罕穷厥旨,未若此疏,辞源流畅,幽賾焕然。”
(2).指滔滔不绝的言辞。 元 武汉臣 《玉壶春》第二折:“那里是敲金击玉辞源响,则为这玉骨冰肌体段香。”
(3).大型词典。《辞源》是一部语文性辞典。收录内容一般止于 1840 年以前的古代汉语、一般词语、常用词语、成语、典故,兼收各种术语、人名、地名、书名、文物、典章制度。单字 12890 个(1979 年版),复词 84134 条(1979 年版)。
書名。民國四年(西元1915)?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綜合性辭典。陸爾奎、fang*毅等主編,十二集,分正、續編。探求字與詞的來源,故稱為「辭源」。體例以單字為綱,逐字編列以其字冠首的複辭。各條多引古書作證。
载请注明:转载自字词网 [https://www.zici5.com/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