塔里木河(Tarim He),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,世界第五大内流河,全长2137千米,狭义上的流域面积有19.8万平方千米,自西向东蜿蜒于塔里木盆地北部,主源为发源于喀喇空昆仑山的叶尔羌河,由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转向东行,在阿拉尔以上48公里处附近,接纳了北下的阿克苏河和南上的和田河后、始称塔里木河。1972年以前尾水可达若羌县城北的台特马湖、现在终点为铁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库,水源来自天山山脉、昆仑山脉等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混合补给,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小,但年内变化很大,夏季(6~8月)高度集中,主要支流有叶尔羌河、和田河、阿克苏河等。 17~18世纪,塔里木河的水网形势大致形成,清后期,塔里木河在上、中游仍有5条源流,即除现阿克苏河、叶尔羌河、和田河外,还有喀什噶尔河和渭干河,后因绿洲面积扩大,人工渠道增多和引水量增加,使喀什噶尔河和渭干河分别在清末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就失去和塔里木河联系,孔雀河在清朝至21世纪初,仍从铁门堡流向阿拉干,是塔里木河下游主要的补给水源,1949年以后,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河、叶尔羌河、和田河3个源流灌溉面积,由3510平方千米扩大到1995年的7770平方千米,2000~2016年,为挽救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的绿色走廊,先后组织实施了17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,水头13次到达尾闾台特玛湖,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30多年的历史。 塔里木河流域涵盖了塔里木盆地的绝大部分,是保障塔里木盆地绿洲经济、自然生态和各族人民生活的生命线,故塔里木河被誉为生命之河、母亲之河。
河川名。為新疆省最大的內陸河,有四源,分別為阿克蘇河、喀什噶爾河、葉爾羌河、和闐河,在阿克蘇縣東南會合,主流及支流長達一萬餘公里,圍繞省內塔里木大戈壁,下流注入羅布淖爾及臺特馬淖爾兩湖。
载请注明:转载自字词网 [https://www.zici5.com/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