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灾乐祸,汉语成语。属于贬义词,形容人缺乏善意;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。例句有“对于同学的缺点和错误,我们不应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”。 幸灾乐祸属于联合式结构,可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出自南北朝颜之推的《颜氏家训诫兵》:“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(pì nì )宫阃(kǔn)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。” 该词的近义词是落井下石,反义词是同病相怜、兔死狐悲。
[schadenfreude;be glad when sb. is in difficulty;take pleasure in other's misfortune] 对别人遭遇的灾祸感到高兴
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宫闱,幸灾乐祸、首为逆乱。——北齐·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
对他人遭遇灾祸感到高兴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若居承平之世,睥睨宫閫,幸灾乐祸,首为逆乱……此皆陷身灭族之本也。”如:别人遇到不幸,可千万不能幸灾乐祸啊。
同“ 幸灾乐祸 ”。对别人遭受灾祸感到高兴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湖南省城饥民焚毁巡抚衙门及教堂学堂》:“ 湘 省顽旧之士,对於是变,颇存倖灾乐祸之意。”
载请注明:转载自字词网 [https://www.zici5.com/]